为持续赋能乡村教育,用趣味课堂传递知识与文化,近日,淮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“红淮儿”支教团在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开展丰富多元的暑期支教活动,以手工、舞蹈、书法课程,为乡村儿童编织精彩夏日学习篇章。
手工奇趣,会动的蝴蝶“飞”进课堂。上午第一节手工课《会动的蝴蝶》趣味启幕。支教老师先展示提前做好的蝴蝶作品,轻轻拉动机关,蝴蝶翅膀灵动扇动,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。随后,老师分步教学:从剪蝴蝶身体轮廓,到用彩笔绘制斑斓花纹,再巧妙安装活动连杆。孩子们专注投入,发挥创意,给蝴蝶添上独特图案。一只只“会动的蝴蝶”诞生时,课堂满是欢呼,既锻炼动手能力,又让孩子们感受手工创作的奇妙。
舞蹈律动,红红的太阳暖童心。紧接着第二节课,舞蹈《红红的太阳》活力开跳。支教老师带领孩子们站成整齐队列,先分解动作教学:从抬手幅度到脚步移动,从表情管理到节奏把握,耐心纠正指导。孩子们跟着节拍,舞动双臂、跳跃脚步,将对阳光、对生活的热爱融入舞蹈。欢快旋律中,他们身姿轻盈,脸上洋溢灿烂笑容,在律动里释放活力,也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书法传承,硬笔书写长征精神。在下午的《七律·长征》硬笔书法课上,老师先讲述长征故事,让孩子们理解诗歌蕴含的坚韧无畏精神。接着,讲解硬笔书法基本笔法、结构,示范书写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等诗句。孩子们握笔端正,一笔一划认真临摹,在书写经典中,感受汉字韵味与长征精神的洗礼,让红色文化以书法为载体,植根心底。
当日课程,从手工创作里的奇思妙想,到舞蹈律动间的活力迸发,再到书法书写时的精神传承,多元又充实。石台镇、淮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“红淮儿”支教团以一堂堂精心打磨的文明实践活动,拓宽乡村孩子的学习天地,陪伴孩子们奔赴成长,为乡村教育这片土壤,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。
图:莎莎 文:李爽 张晓婷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